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包括软硬件支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权点2018年获批,2019年开始招生。
本学位授权点培养方向为英语笔译,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标准学制为2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及论文选题,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本学位授权点校内导师1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博士7人。校外行业导师18人,均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或项目管理经验。
我校拥有完善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管理和奖励等规章制度,学院设立学科办和MTI教育中心,全过程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并积极推进校企、校政、校地以及校研合作,建立有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本年度与南京云在商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华译语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铭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等合作新增了4个实习实训基地。校内配备MTI研究生专用教室,还建有现代化语音室、专用机辅翻译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共计1300余座,配有Déjà Vu、MemoQ、传神翻译教学实训云平台等翻译软件和翻译平台;拥有航空相关领域英汉对照平行语料库和专利翻译语料库。学院资料室有藏书9600册、音像553种、中外文杂志54种、报刊14种。
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
1.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良好作风,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诚信公正,遵纪守法,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坚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特定翻译项目和任务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具有运用语料库和翻译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综合能力。
(3)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和百科知识素养,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特色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原经济区及郑州航空港等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航空特色英语笔译人才。结合本校航空院校背景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需求,我院翻译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翻译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突出航空特色,以适应区域经济和全国航空业大发展趋势。
研究生规模与结构
2021年本学位授权点招收英语笔译方向研究生26人,授予硕士学位5人,2019级学生复学1人,在校研究生41人。
研究生导师状况
本学位授权点现有校内导师1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博士7人。校外行业导师18人,均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或项目管理经验。教师团队朝气蓬勃,富有活力,学缘结构合理,校内导师毕业于波特兰州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校外行业导师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均从事外语相关工作。
二、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副院长、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年级辅导员负责,学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学科办主任、MTI教育中心主任和研究生校内导师共同参与。
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传承航空报国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研究生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保证认真学习公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同时,在学院党委书记的带领下,我院与材料学院签署“研究生党支部部共建协议”,开展支部共建举行了党史和航空史主题翻译竞赛、红色观影、“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院领导、支部书记、中心主任、导师定期为学生上党课。
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学院首先向任课教师传达了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三进”的重要意义,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的思想,要求教师们做好思想上和教学上的准备,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体悟《讲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效地把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翻译实践形成一体,从而灵活准确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修订现有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队伍的组建中考虑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在教学目标中包含课程思政要求,在教学内容中体现课程思政,在学习评价中要含有课程思政观测内容。
在翻译概论、口译理论与技巧和笔译理论与技巧等核心课程中的教学过程中,突出“文化自信”,从翻译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出发,说明中国文化和中国译论的特殊性和原创性,提高文化认同感。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多位教师在各级思政教学技能竞赛以及思想课程项目中取得佳绩, 在校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康顺理、杨宇威两位老师荣获特等奖,袁帅亚老师荣获二等奖;程淑芳老师获得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项目立项;周慧霞老师讲授的《航空笔译工作坊》、李凌老师讲授的《口译理论与实践》、童俊老师讲授的《学位论文写作》、程淑芳老师讲授的《英汉对比研究》荣获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项目立项。
研究生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队伍不断壮大,支部党建工作越来越完善。支部正式党员新增至16名,其中新增学生党员7名,教师党员1名,转正党员2名。不断加强支部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组织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及党课。结合院党委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学习和研讨相结合,深学细研,学思践悟,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重视党员教育,定期举行党日活动,如“党史竞赛”、“研究生支部翻译大赛”、“学党史,读经典”读书文化月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河南廉政文化教育馆、党史“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等,并时常与其他支部举行支部共建,举行支部篮球赛等活动。
日常教育与管理
学生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狠抓学生安全与稳定,做好学生日常管理精细化。辅导员定期召开班会,严格落实辅导员三进一访谈制度,辅导员走进学生宿舍、教室和学生活动,并对定期对心理困难、学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实际帮扶。导师全程参与学生选课、学业计划制定、日常管理,不断加强各类安全教育。
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构建“副书记-辅导员-宿舍长-每一名学生”四级管理体系。组织辅导员定期对学生召开线上疫情安全防控会议,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老师定期开展线上关怀,以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学生心理疏导,督促学生按时进行每日健康打卡,及时掌握学生健康情况、疫苗接种情况、所在地风险等级以及活动等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引导积极抗洪抗疫,宣传先进事迹。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弘扬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传达学校各项通知要求、传播典型事迹,激发学生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三、研究生培养
(一) 招生选拔
本学位授权点每年面向全国招收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条件、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英汉双语基础的考生,鼓励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本学位授权点严格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河南省和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规定,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在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优化初试科目考察内容,初试和复试有效衔接,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考察,招生过程公平公正,有序展开。
2021年是我院第三年招收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本年度录取26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1人,招生人数连续三年成倍增长,显示出本学位授权点强劲的发展势头。本年度生源质量较前两年有了较大提高,录取新生多数为第一志愿报我校的考生,英语和翻译专业本科毕业考生虽仍占多数,跨专业考生也占一定比例。
课程教学
按照MTI教指委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要求,本学位授权点以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课程培养目标,重基础、强实践,鼓励教师开发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拓展教学空间,改进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翻译人才。
我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其中在校课程学习1年,在实践基地实习不少于半年。学院开设30门课程,共计54学分。学生毕业前要求至少修满3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20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8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7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课程类别有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补修课。依托学校航空优势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在航空科技、商务、经贸、物流等相关领域的汉英双语翻译理论和实践技能。学院开设英汉航空笔译工作坊、汉英航空笔译工作坊、航空知识导论与翻译、航空科技文化、机场运营管理与翻译实践、民航口译等航空特色课程,突出航空特色。我院高度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信息化,本年度一项教学改革成果在河南省第二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获得二等奖,对我院研究生课程教学信息化的进程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
本学位授权点持续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环节,系统修订了《翻译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我校航空特色,坚持“双导师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重点强调业务实习实践和翻译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将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深度融合。
基地建设方面,我院与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合作,共建了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基地。与南京云在商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华译语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铭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广州语修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4个专业实践基地。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我校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建立了专利翻译实训中心,MTI学生通过智能专利翻译仿真实训平台对专利领域的内容进行翻译实践,拓展了实践内容。这些合作机构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实习、实训项目和校外导师辅导,促进了学生翻译技能提升、保障了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
本年度的业务实习实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2020级6名研究生赴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线下实习,9名同学选择线上实习。实习企业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翻译实践能力高度评价,对我院MTI研究生的培养水平表示充分肯定,其中赵诗瑶、马世琦两位同学还受邀前往武汉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席“语联网-DOT分布式在线翻译发布会”。
此外,我院还积极拓展了线上专业实践平台。试译宝译后编辑平台符合大数据时代语言服务市场和翻译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中的航空翻译是为我校定制的校本特色翻译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译后编辑能力、拓展新时代翻译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翻译实践要求学生完成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本年度2020级15名研究生人均完成翻译实践18.9万字,涉及到航空科技、机场建设、航空经济等方面的材料。
竞赛获奖
我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行业、地区举办的本专业相关各类比赛。赵雪滢、孙昊、刘得草、高一冲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中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李帅琦、冯睿聪、杨少立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中分别获得初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李帅琦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省赛优秀奖。李帅琦、苏紫璇、陈豪东在郑州航院普思杯英语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本年7月份,我院组织研究生参与了郑州航院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校赛决赛一等奖。该大赛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激情,有利于学院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我院持续举办了MTI翻译大赛,研究生全员参与。学生们获得了展示翻译才华的机会,提升了独立开展翻译实践的信心。同时也更注重团队协作,积极开展了相关学术问题的探讨,为后续的科研学习奠定了基础。
奖助情况
本院奖助学金发放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研一学生主要依据入学综合成绩实施奖助,研二学生根据在校政治思想表现、学业成绩、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综合评分,实施奖、助学奖励。本年度,我院41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业奖学金,其中一等18人、二等18人,三等5人,共计奖励27.6万元;41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助学金,共计资助24.6万元。
学术交流与成果
本学位授权点持续举办了MTI导师系列论坛。通过开展专题演讲和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行业前沿理论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术兴趣和科研潜力,同时加强了导师团队建设,促进了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本年度我院积极鼓励、资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涉及翻译、科研等领域。彭思思参加了“2022中外合作奖学金宣讲会”。赵雪滢、孙昊参加了主题为“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的讲座。孙昊参加了“数字传播·文化共振——2021年第四届传神者大会”。彭思思参加了“研帆起航”研究生学术沙龙。
9月,学院组织MTI两个年级共10名研究生参加了由费里斯州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的“全球参与”线上国际交流项目,顺利通过项目考核,5位同学获得了项目证书。
就业情况
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共5人,就业率100%,就业面广,涉及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国营、民营企业等。用人单位普遍反馈,我校毕业生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讲求团结协作,具有勤奋进取、开拓创新精神。
四、导师队伍建设
(一)导师选聘
以硕导遴选为主线的制度建设作为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保障,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研究生生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办法》,本学位授权点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秉承“师德为基、分类遴选、业绩导向、定期考核”的原则,严把导师选聘关,实行学院初评推荐、校级审核把关两级评审制,并积极推进导师评聘分离制度,明晰任职资格遴选和招生资格审核工作。截止本年底,本学位授权点共有满足任职资格和招生资格的校内导师13人(含3名新聘导师),高级职称占比69%,博士学历占比54%。校外导师18人(含8名新聘导师),选聘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等翻译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平均从业时间11年,均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及行业管理经验。
导师培训
本年度总结以往培训工作经验,并客服现实困难,丰富培训形式,继续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依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围绕立德树人、学术研究、专业指导、研究生思想政治管理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导师培训,持续优化团队结构,形成了学校主导、学院主责、全员参与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体系,以实现校院两级导师培训工作良性互动。本年度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研究生教育政策解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教学改革及优秀导师分享经验等,培训形式包括组织新聘导师参加学校新聘导师岗前培训(3人次)、邀请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等校外知名专家开展讲座(3场)、组织教师在线参加课程思政能力培养等课程培训(45人次)、资助教师外出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研讨等会议(2人次)以及选拔教师参加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等赛事以赛带训(2人次)等。囿于不可抗因素影响,本年度各类培训主要以线上形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但依然对导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带来了诸多裨益。
导师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育人作用,根据《郑州航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综合考核细则 (试行)》的相关规定,本学位点遵循公开、公平及公正的原则对全体导师进行了年度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书育人、科研业绩和研究生指导等方面,并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建立常态化的师德师风监督体制,施行“失德失范”一票否决制。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等级合格及以上导师可继续聘任;对考核等级优秀的导师依据《外国语学院科研教研奖励实施办法(试行)》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此后追加招生分配指标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者,暂保留导师资格,但需停招一年,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导师资格。依据以上标准和原则,本年度共对校内外13名导师进行考核,等级优秀4人,等级合格9人。
学位授权点的教研科研情况
本年度导师和任课教师团队在教研、科研方面成果颇丰,尤其是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其中李亚培博士申报的《汉英提升述谓与言者控制关系的认知对比研究》是我院立项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另外,导师和任课教师团队还新增各类省级项目8项: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1项、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2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本科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2项,一流课程项目1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与此同时,导师和任课教师团队还获批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校级实验室开放项目等校级项目9项,全年各类论文发表数量达28篇,其中含SSCI一区论文1篇,SCI三区论文1篇,CSSCI论文1篇,北大核心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1部。全年累计科研到账经费约161余万元,创历史新高。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质量
本学位授权点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在毕业学位论文选题、开题、阶段性检查、查重、预答辩、双盲审、答辩等环节提出相应要求并贯彻落实,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严格把关。
2019级5名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全部顺利通过校外双盲审,1名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最终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二)学位授予情况
2019级5名研究生全部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授予硕士学位。
服务贡献
本学位点导师和任课教师本年度共主持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的横向项目共10项,主要为翻译技术培训和翻译咨询,到账经费高达109.3万元。组织2020级研究生赴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线下实习;2020级研究生赵诗瑶和马世琦受邀到武汉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席“语联网-DOT分布式在线翻译发布会”,交流翻译技术;承办了第五届龙子湖高校模拟联合国大会;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参加抗洪救灾志愿者服务工作,获得河南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办公室的高度认可。
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袁帅亚)
本学位授权点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模式探索和研究生参与竞赛和学术交流方面还存一些问题和不足。学院将加大整改力度,切实推进学位授权点建设稳步前进。
(一)存在问题
1.双师型教师占比不高,双师培育渠道不畅,教师缺乏实训机会,学校的培养、激励措施有待完善。
2.部分课程教学设计中思政元素有待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形式比较单一。
3.学生参加各种翻译竞赛的积极性不高,参加学术交流的次数虽多,但主动交流发表主题演讲的次数的较少。
(二)整改措施
1.多措并举,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壮大的引导机制,确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比例的结构机制,鼓励“双师型”教师之间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着力打造“名师引领、骨干支撑”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创新形式,提升思政教学能力。通过教师研讨的形式寻找外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最佳切合点,挖掘外语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融合。
3.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将参赛成绩、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发表主题演讲的表现纳入期中考核和奖学金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