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体认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学术讲座。四川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寅应邀主讲,外国语学院郭银玲院长主持,语言与翻译方向教师和翻译硕士参会。
体认语言学作为前沿理论,以“现实—认知—语言”为核心,强调“认知”的来源,并融入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体验哲学及人本思想等,是对认知语言学本土化的进一步发展。王寅教授首先从语言学与哲学双重视角,系统梳理了体认语言学的理论脉络。他通过“语言学发展史”清晰呈现了从传统语言学到体认语言学的演进逻辑,揭示了体认语言学“互动归纳型、体认建构观”的核心特征;同时结合哲学发展史,阐释从“形而上学客观论”到“后现代非客观论”的转向,指出体认语言学“体验人本观”的哲学根基。

在理论建构与教学实践层面,王寅教授聚焦“语言的体认性和像似性”,以生动案例说明语言与认知、现实世界的关联:语言结构的“像似性”既源于认知方式,又映照现实体验,为外语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王寅教授强调科研需“论点新且论据足”,论文需立足前人成果“向上攀登”,强调“认识”的来源。同时,他结合论文选题、理论框架及核心论点进行拆解分析,用实例帮助师生直观理解论文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王寅教授的讲座既具备哲学层面的思辨深度,又拥有理论层面的系统高度,让师生在深度思想碰撞中,重构了对语言哲学与教学研究的认知体系,更以前沿学术资源为学院外语学科建设注入新活力,为科研创新开辟新路径。(撰稿人:金梦滢 魏晨阳 审稿人:李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