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持续提升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专业能力,提高翻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长栓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明友教授,于9月2-3日为学院师生举办了线上翻译学术系列讲座。
首场讲座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翻译学院赵军峰教授主讲,题目是“从‘基石’到‘顶石’: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原则”的学术讲座。赵军峰教授首先围绕研究生教育新的“十六字方针”解读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评估指标体系;随后,他提出翻译人才培养的 “基石”,即扎实的语言能力和翻译基础。译者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成为翻译界的“顶石”。而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顶石”环节,学位论文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他提出要想培养优秀的高级翻译人才,高校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致力于“能力训练”、“素质培养”及“知识传授”三个层面。
第二讲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李长栓教授主讲,题为“翻译中的信达切及其实现方法”。李长栓教授首先通过翻译实例,阐述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忠实、通顺、好用(即信达切),并通过生动易懂的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理解、表达、变通”达到“信达切”。李长栓教授强调理解要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作者的水平,表达作者清楚表达、希望表达、甚至应该表达的意思,表达的形式可以和原文相同、相近、甚至完全不同。
第三讲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杰出学者、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教授主讲,题为“新时代、新文科,翻译硕士培养该当何为?”。向明友教授首先从宏观角度出发,阐述了新时代和新学科的内涵;随后,他从中观角度提出,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最后,从微观角度建议同学们要有格局,能担当,善沟通,确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向明友教授认为培养翻译人才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搭建循序渐进的梯级培养体系,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本次系列专题讲座的举办使师生受益匪浅,促使师生端正治学态度,确立学术目标,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角度,将对我院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撰稿人:宋佳烜魏晨阳审稿人:李亚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