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新时代背景下翻译硕士(MTI)教育质量提升”线上研讨会在郑州航院召开。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发起并承办,旨在提升翻译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以更好地推动我校MTI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郑州大学以及河南省委外事办公室的7名专家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与工作实际先后做大会主旨发言。来自校内外的全国1000多名师生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和哔哩哔哩直播参会,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还组织了线下会场。郑州航院李广慧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郭银玲院长主持。


在开幕环节,李广慧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大会致欢迎词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近年来翻译硕士教育深受高校和广大外语学子欢迎,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外国语学院主动适应新时代、把握新机遇,注重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紧紧围绕“立足外语,筑梦航空”的办学理念,在聚焦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上做文章,在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上下功夫,不断推动翻译专业硕士在郑州航院开得花、结得果,为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改革做出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相信在各位专家和大咖的支持与关怀下,我校翻译硕士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一定能够做好。

上午的会议分别由我校外国语学院郭银玲院长、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朝军主持。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涉外翻译与语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杨玮斌译审作为我校翻译专业硕士的行业导师,结合自己多年外事工作实际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惑、挑战,以及应对各种变化的策略选择与实践设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与原则,他认为实践能力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将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跨学科视野。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创始人,柴明颎教授通过揭开专业翻译的发展,阐释专业翻译的学习路径与要点,以期为广大师生在专业翻译教与学上提供帮助。复旦大学翻译系主任陶友兰教授指出,翻译硕士译者能力的培养需要技道并进、内外兼修,需要在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创新、双语训练和翻译工作坊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
下午的会议分别由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蔡满园院长、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峰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穆雷教授紧紧围绕当前翻译硕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翻译硕士教育质量的应对策略,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韩子满教授就翻译资源建设与MTI教学的关系进行深入解读,特别强调建设翻译资源的三大路径,推动MTI教学的四大体现,以及未来翻译资源建设的两大努力方向。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院长杨明星教授以外交话语为切入点,以郑州大学外交话语实践创新为例,详细阐释外交翻译学科创建与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和未来规划。

在闭幕环节,郭银玲院长在点评和总结时指出,在郑州航院外国语学院稳步提升翻译硕士教育质量和聚力搞好专业学位点建设的关键节点,能够得到与会专家的精准把脉、传经送宝,启发与指导意义重大。带着各位专家的鼓励、关怀与厚爱,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做好做大。

本次线上会议交流广泛,沟通深入,有分享更有共鸣,有守正更有创新,达到了专家指点精准、老师受益匪浅、学生收获满满的预期效果。(外国语学院 王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