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 字体:

外语系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査明建教授做讲座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4日    浏览次数:[]

    12月23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査明建教授在我校东区同声传译实验室为外语系百余师生带来题为《中外文学中的伤逝主题》的精彩演讲。讲座由外语系主任杨欣欣教授主持、系党总支书记郭银铃、副主任陈静聆听了本次讲座,并与查教授进行了现场互动。

    查教授在讲座伊始援引《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怀旧和伤逝。在论及比较文学融合中西不同文化和思想进行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或跨学科研究时,查教授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通晓新旧中西才情学识兼具的钱钟书先生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美访问所引起轰动的事例来强调比较文学研究之不易。查教授以自己的笔名“苇行”为例,谈到了帕斯卡尔笔下代表哲思的芦苇。他援引帕斯卡尔《思想录》中的一句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接着查教授对世界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进行了一一阐述,如“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理智与情感”、“愿景与现实的冲突”、“成长的烦恼”、“创伤记忆”、“伤逝”、“孤独”、“乡愁”等等。

    讲座中,查教授时而背诵名诗美文,时而追忆文学大家、著名哲人,旁征博引,以自身的广博学识和师者风范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在谈到学术界的伤逝时,查教授回忆自己拜访吴宓先生在美国曾经的住所以及西南联大时期的人文风骨。在谈及友情和爱情的伤逝时,查教授列举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陆游与唐婉的凄婉爱情,夏宇的《甜蜜的复仇》以及季羡林先生《赋得永久的悔》和《留德十年》两书中道出的一段让人动容的爱恋。最后,查教授提出“文学即人学”,文学能够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异常强大,在“人生实难”的困境中依然保持“少年情怀”。在讲座末尾,查教授引用近代启蒙大师梁启超写给冰心的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来勉励在座的师生要心怀理想,不忘初衷。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中,针对老师提出的英语专业高端人才如何与郑州航空港建设接轨和跨文化翻译等问题,査教授一一作出解答,也同时解答了在座大多数同学的困惑。(外语系  刘可)

 

    附:查明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1999年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上海外国语大学);2003年获哲学(翻译学)博士学位(香港岭南大学);现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一级学术骨干;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翻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优秀留学人员“浦江人才计划”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副主编;《外国文艺》编委;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化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中外文学比较。(外语系  刘可)

回到顶部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郑州航院 外国语学院 2001-2023 版权所有